黄梅天熟食放2小时就变质?赶紧收下这份梅雨季节食品健康指南
申城眼下正处黄梅季节,高温高湿的环境,非常适宜细菌生长繁殖,易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那么怎样才能确保黄梅天的食物安全,这么潮湿闷热的天气里,又该如何健康饮食呢?
恰逢上海食品安全宣传周,让小编带你一起来学习这些食品健康必备常识吧!
熟食放2小时就会变质?确有可能!
可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细菌首先是沙门氏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肉、禽、蛋、鱼等。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属感染型,前期症状有恶心、头疼、全身乏力和发冷等,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腹疼,重病人出现打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的症状。
根据《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读本》,细菌繁殖需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在10℃-60℃温度范围病菌生长繁殖较快,使食物变质,因而10℃-60℃就被称为“食物的危险温度”,其中37℃-42℃最危险。
家庭烹饪时,要确定食物烧熟煮透。大多数细菌和病毒不能耐受高温,可通过加热杀灭。加热食物时,其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并保持30秒以上,即可确保食用安全。
已经加热的食品应避免在危险温度中暴露超过2小时。如果没有合适的保存条件,熟食在危险温度下超过2小时的,应在确认食物未变质并经充分加热后方可食用,但重复加热不要超过1次。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剩余饭菜。未食用完的饭菜应及时在冰箱中冷藏,但冷藏不应超3天。在冰箱内同时存放生、熟食品的,应按熟上生下方式存放,冰箱的冷藏温度应确保在5℃以下。制作凉菜原料应新鲜、卫生,刀、砧板等要洗烫干净,凉菜要现吃现做。
食品保存时,鱼、肉、蛋、禽和大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需低温存放。冷藏于冰箱中的鲜蛋取出后要尽快使用,不可再次冷藏。因鸡蛋取出后在室温下会“发汗”,小水滴可破坏蛋壳的表面保护层,使表面污染的微生物容易穿透蛋壳进入蛋的内部。
如何防止黄梅天里的食物霉变
梅雨季节的气温特点是高温高湿,食物很容易变质腐败造成食物中毒。很多市民认为只要把要吃的食物煮熟煮透了吃就没有关系。其实不然,由于有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如黄曲霉等易产生毒素,被它们污染了的食物,即使煮熟煮透也很难分解掉已产生的毒素,吃了也会发生食物中毒。
那么,如何发现食物是否感染霉菌?一般可从食物性状的改变来进行判断,比如颜色、质地和气味。
首先,颜色的变化是霉变食物外观形状上最重要、最直接的可以观察到的方面,其次是质地。以较为常见的几类易霉变食物为例:霉变大米表面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等,其质地也变得松软,易于捏碎;吃剩的馒头、饭菜保存数日后,其表面可能长出灰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绒毛样霉菌;存放时间过久的糕点,其表面可能出现绿色、白色或黑色的斑点;花生米发霉后,剥去红衣,颜色变黄。最后,就是许多发霉的食物均可以闻到一股霉味。如果观察到食物有这些性状的改变,即可以初步判定食物发生了霉菌污染,不应该继续食用。
因此,黄梅天做好对食物的防霉工作很重要。潮湿、通风条件差的密闭环境有利于霉菌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家庭贮存大食物时,最重要的是注意通风、防潮。
对于不同的食物可以有不同的防霉变方法:
干燥法:将食品晒干、风干、烤干、烘干后,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防受潮,对保存茶叶、花生米、木耳、笋干等食品适用。
低温或高温法:把食品放进冰箱,既低温,又干燥,但熟食品不宜长放;高温法,比如用微波炉烘一下饼干,能长时间不霉变。
低氧法:让食品与外界隔绝,减少霉菌滋生所需的氧气。比如在酱油瓶、醋瓶内加入少许芝麻油或熟花生油,使之与空气隔绝,可防止霉菌生长;在香肠等肉类腌制食物外面涂一层食用油,也能起到同样效果。
其他防霉法:比如在大米中放海带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霉菌生长。
除了吃得安全,还要吃得健康
黄梅天里,你有没有出现食欲不振、腹胀食欲差、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舌苔腻……雨水、潮湿、闷闷的天气,让很多人感觉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医生建议通过饮食来祛湿,除运动之外,还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
岳阳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谢吟灵表示,广为流行的“红豆薏米粥”确实有一定的祛湿作用,也是流传最广的祛湿食疗方子。但“健脾祛湿”并不意味着千篇一律,万人一方,所有人都适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是健脾利湿还是清热祛湿都要看每个人的体质、症状,针对病因及类型进行治疗或者调理。“红豆薏米粥”这个食疗方只适用于体内有湿热的人。如果是气虚、阳虚的人,就不适合用这个方子,更不能长时间吃,否则神疲乏力的不适症状会更加重。
对于市民日常饮食,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医科主任陈晓蓉建议,饮食原宜清淡,少油腻,少甜食,要以温食为主,不要太寒凉,同时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食物。喝一点“三豆”——绿豆、赤豆和黑豆做的汤粥,都可以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此外,如果能吃点辛辣的食物发点汗,也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冬吃萝卜夏吃姜。”姜正是辛辣之品,一旦患风寒感冒,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喝姜汤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风寒感冒病症就会有所缓解。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主任医师李黎也介绍了几种能够预防暑湿证的食物:
1.西瓜皮。西瓜皮具有解暑热、止渴、利小便的功效。夏季可以吃西瓜肉,凉拌西瓜皮,一瓜两吃。不过,西瓜性凉,所以不能吃太多。
2.薄荷。薄荷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可以用薄荷叶泡茶,也可以将薄荷叶贴敷于太阳穴或覆于眼部。
3.绿豆。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清暑利尿的功效。可以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绿豆、赤小豆、黑豆各15g,然后放入少许红糖,熬制成“三豆汤”服用。不过,脾胃偏寒者不宜吃太多。
4.白扁豆。白扁豆具有补脾和中、化湿消暑的功效。可以将白扁豆以水煎服。
5.生姜。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对于体虚怕冷,特别是有关节酸痛症状的老年人来说,在黄梅天适当喝些生姜茶很有好处。